开放式创新: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吸收全宇宙的能量!
栏目: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2024-09-13
 中欧体育最新地址近日,由连界创新、颉腾文化、由新书店联合主办的“创新琅琊阁——创新主题读书会”迎来《开放式创新》译者创新增长教练、数字化转型顾问唐兴通,连界董事长王玥与唐兴通对话探讨开放式创新范式、模式以及他们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解,以下为本次内容精编实录。  王玥:唐老师为什么会选择翻译这本书《开放式创新》,这本书背后有哪些渊源?  唐兴通:我个人一直关注数字化跟创新的问题,翻译这本书的渊源是因

  中欧体育最新地址近日,由连界创新、颉腾文化、由新书店联合主办的“创新琅琊阁——创新主题读书会”迎来《开放式创新》译者创新增长教练、数字化转型顾问唐兴通,连界董事长王玥与唐兴通对话探讨开放式创新范式、模式以及他们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解,以下为本次内容精编实录。

  王玥:唐老师为什么会选择翻译这本书《开放式创新》,这本书背后有哪些渊源?

  唐兴通:我个人一直关注数字化跟创新的问题,翻译这本书的渊源是因为有一次我在奥森公园跟颉腾文化的董事长周中华在散步,他是以前把《定位》,德鲁克的书带到中国的重要策划人。他说:“我心中有一直有个遗憾,创新的完整书系在华文的世界里面是没有的,要不我们俩做一套丛书?”

  后来我在梳理创新的理论框架的时候,通过对沃顿、哈佛很多技术和创新管理的课程中的推荐读物,还有一些创新理论和管理必读的书进行整理和交叉验证,我突然发现了一本特别老的书,就是这本《开放式创新》,所以我们就把这本书作为这套丛书里的第一波引进到中国。

  我经常会说,为什么德鲁克先生讲企业是营销+创新?为什么在国内很多人把创新这个词给玩坏了?为什么在组织中创新没有专人负责?或者说创新的书卖的还不如其他的书销量大。后来我们发现因为组织内没有专人来负责创新,也没有人考核一家公司的创新精神。所以创新就停留在领导写报告的时候体现一下,比如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而且连财务也要创新,但是谁负责创新这件事,其实真正做的是不多的。

  王玥:为什么我们跟唐老师有这样的共鸣,也跟我的创业经历有关系。20年前,当时我们做咨询业务,我们跟哈佛商学院出版集团有一个独家战略合作,在那个过程中,我认识了三位大师,对我帮助特别大。

  第一位大师是我们学MBA都知道的迈克尔·波特,他写了一本书叫《竞争优势》,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五力模型。当时我们组织了很多中国大企业跟他学习交流,我们还邀请他来中国参加对话节目。后来我问他:“您怎么看我们中国的大企业?” 这些大企业动不动就说自己有100万员工、我们是带着国旗飞行的航空公司、我们是共和国长子等等……迈克尔·波特有一句点评:“这些企业规模都挺大,但不排除这里面可能很多企业最终会变成恐龙;因为他们总强调规模,但是没有强调技术创新,未来是有很大问题的。”

  第二位大师也是一本书的作者,他是肯尼迪政府学院第一任院长,他写那本书叫《注定一战》,副标题是“中美会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那可是十几年前,当时他带我们推演分析,我记得特别清楚。他带我们讨论的案例是“北溪管道被炸,世界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当时我们还以为是天方夜谭,现在回看很有感触。

  第三位大师,也是很有缘分的一位老专家,《企业生命周期》的作者伊查克·爱迪思,而且我也翻译了他的一本书《企业生命周期》。那本书讲的是一个企业的生老病死。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什么样的企业能够穿越周期,永葆青春,背后就是因为它的创新能力。

  唐兴通:的确如此,我们现在企业突然从一个求兴旺的状态变成求生存的状态,或者说我们的经济发展、产业竞争力、就业市场等等,如何能够通过创新的思维和方式实现突围,确实是我们这群人突围或者国家产业突围的关键的一个路径和节点。如果大家都是只是求活着,或者都是求规模制胜,或者用人海战术,其实接下来我们将会进入一个更卷的时代,我觉得要摆脱更卷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重要的组织能力——是否拥有创新精神和信仰。

  王玥:我身边的朋友经常问我,为什么要做个书店,包括创立连界,还有打造我们这一块创新飞地,其实这背后,我们想验证三个创新假设,都跟唐老师翻译这本《开放式创新》密不可分。

  第一个假设,创新往往发生在在边界之外。今天很多创新是发生在边界之外。很多行业中新的技术在崛起,新技术把我们的行业结构重新改变了。往往是你可能还没有感知到,新技术就突然出现。

  第三个假设,我更想探讨为什么开一家书店,我称之为“无用之用会产生创新”,看着好像没有用途,但这里面有大用。我们通过书店这种业态,外壳不重要,其中承载的涌动的思想和流动的信念和人才是重要的。

  唐兴通:所以在这个节点,我发现中国的企业要向苹果等科技公司学习,多去借力,为你所用。组织可能要极致的开放,把自己的产业和生态做起来,尤其很多小企业更应该借助所有可能的力量,来解决社会和行业所存在的问题。

  任正非先生也讲过,科技的外交家。我们就是要以全球的知识研发的状态来拥抱开放式创新,让外部的知识、经验和研发成果能够导入我们的产业和国家。

  现在是一个解决方案比较过剩的年代,我们缺的是你的问题,缺的是改变世界或者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那个点。只不过很多人并没有养成这种习惯,从发现问题开始,探索全球开放式创新,寻找解决方案,帮助社会和产业制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我觉得不仅大企业可以把有一些实验室、研究院里躺着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外包出去,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中小企业有一些想改变世界的,尤其是聚焦于垂直行业场景的企业,可以嫁接传感器,嫁接边缘计算,嫁接更大算力,可以嫁接很多的新技术和服务,这些垂直领域的中小企业是能够加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

  王玥:我想从下面三个结构角度讲,为什么除了大企业需要开放式创新,像您刚才讲中国的很多中小企业依然也需要这种开放的秩序。

  二战之后,美国塑造了一个秩序。我觉得他把它分成了四层,它上面是创新主导国,只有他一个人,他来设计创新。

  第二层就是他的亲朋好友,比如有五眼联盟(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日韩德法,他们是高端制造。咱们现在是第三层,中国、印度。我们过去是靠相对低成本形成的Made in China的优势。最下一层是原料提供国,提供矿产和石油,但是现在这个结构出现了问题:

  第二,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结构改变是我们的劳动力成本结构。去年中国第一次经历死亡交叉点,人口逐步走向老龄化。出生人口在下降,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力人口结构与过去完全不一样,首先是没有那么多业务需要交给我们,第二,我们也承受不起这样的代价。

  第三,我觉得很重要一点就是资本结构。其实中国上一波创富很典型的是互联网创富。互联网创富的雏形就是技术加资本,但是它两头在外,一头是技术,互联网是外来技术,另外一头是资本,资本也是外来资本,企业上市也是去海外上市。下一步我们的发展一定是自主技术跟A股的结合才能成为下一波中国新的增长结构,这几个变量其实对开放式创新这种理念都特别重要。

  接下来我抛一个可能就会有很争议的话题,我们经常看到有这样的概念,动不动企业要做一个平台,创新平台,动不动企业要做一个生态组织……那么您认为开放性创新理论如何指导这一类概念,或者他们之间有什么不一样?

  唐兴通:首先,我觉得大部分的企业是做不成平台和生态的,大部分企业其实是在生态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很多人认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特别简单。其实对于企业来说,开放式创新意味着组织内部有没有这样一种眼光,把外部的知识和经验导入到公司的经营、研发、生产制造和管理过程中,而且是快速的导入,并且能够为你所用。

  我想特别说明一点——数字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其实北欧人以前对中国人还是比较友好的,为什么他们最近也转变的对我们的态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爷爷辈、父辈们积累了几十年的加工工艺、技术知识以及一些不轻易传给别人的绝招,正在被我们用数字化技术不断测试和应用,已经无限的接近他们的工艺水准,并且在一点点的在打破技术知识和多年实践经验的很多边界。

  王玥:数字化程度的加快,实际上让开放式创新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效率也变得越来越高。

  唐兴通:我们在遭受中美中长期博弈的时候,唯有开放才是我们抵御风险最好的东西。

  王玥:没错,中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最近去国外出差,不仅航班变少,而且航班上的外国人在变少,我觉得这是一个阶段性问题。后面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你才能够打开边界,才能让这些源源不断的知识跟技术流动起来。

  王玥:这本书里有特别经典的模型。我们接触很多大公司的创新部、战略部、研究院、实验室,往往公司越大,真正关注创新的人越少,懂创新的人越少。那么您觉得开放式创新模型对于很多大公司来说,最实用的关键点在哪儿?

  唐兴通:这本书的作者第一个讲的案例就是施乐(Xerox),施乐公司在当年非常鼎盛的时候建立了技术研究院,研究院拥有一大堆专家,最后也产生了很多技术,但是最终都躺在他们的实验室,并没有从技术研究变成商品化这个过程。其实这里存在一个偏差,专家的研发思路是解决科学难题,而我们的商业思路是解决行业存在的问题。所以很多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在研发上展现了惊人的想象力,但实际技术的成熟度和产业所需要阶段性的匹配之间就会出现断档。

  其实大公司里面最缺的是一种人,他能不能把技术实现产品化或者将技术跟行业产品完成融合,形成新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既具有技术的头脑,又具有商业的感觉。往往技术是无止境的,大企业需要考虑到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是否会产生浪费,创新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之间存在一个博弈的过程。

  这里分享一个小故事,乔布斯当初也是跑到施乐公司,看到了那个图形界面,感觉很酷,后来就搞出了Macintosh(个人消费型计算机),而且他还挖走了施乐公司的研发人员,因为研发人员的技术研究得不到转化,也会没有成就感。所以这个故事很鲜活的表达了开放式创新对于大企业的重要性。

  第二个案例是宝洁公司(P&G),宝洁公司有个内部规定,如果你的研究成果在3~5年内没有结合保洁的产品应用,必须要想办法对社会和其他产业开放。宝洁公司的开放式战略一方面要求内部的创新研究要有50%的技术应用到新产品上,另一方面很多的研发技术要来自外部的合作伙伴。宝洁公司在推动开放式战略的时候是有考核指标的,50%的技术来自自主研发,剩余50%的技术,如果没有完成转化就要开放出去。

  其实很多改变世界的技术和经验是没有走出来的,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挖掘这部分沉睡的研发成果和知识经验,如今开放式创新对于大企业来讲就是势在必行。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有一句经典名言:“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也曾说:“华为一直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只有开放,才能活下来。只有开放,才能创新”。看似是喝咖啡,实则是华为坚定走开放式创新的发展道路,快速、高效整合全球的资源和创新,华为才能在5G等高科技方面快速超越西方一大批老牌高科技公司诺基亚等。

  本书作者亨利·切萨布鲁夫理论功底扎实、逻辑思维严谨。他把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做了大量的数据比对和逻辑推演。他从苹果、宝洁、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英特尔等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与应用案例,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和工具。

  你不可能雇佣所有的聪明人,但你可以让所有的聪明人为你工作。今天,知识垄断已经走向了终结,如何与这些聪明人长期合作、动态创新,是企业生死成败的关键。

  正如本书译者唐兴通所说,随着 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区块链等科技的驱动,新商业种正处在大爆炸时代。亨利·切萨布鲁夫在《开放式创新》一书中给出创新的新机会和新路径,能帮助你开启数字化转型、创新增长的实战性机会点。

  THINKTANK新智囊微信公众号是智囊机构THINKTANK(全称:北京智囊维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为推动产业生态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创造投资机会的专业传播与沟通平台。

  智囊机构THINKTANK是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愿景是”汇聚改变未来的力量”,专注于打造“产业化的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咨询+赋能+资源+资本”一体化的专业服务体系,构建“产城融创”系统化的发展模式,帮助企业和政府打造并孵化内部生命系统和外部生态系统 ,为大企业的创新发展、园区的产业升级、科创企业的加速成长赋能。

  新智囊公众号聚焦在“如何以创业的精神做创新;怎样用创新的视角做创业”这项事业,为未来的商业领袖们打造“共同学习的社区”。我们和读者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共同成长,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想明白(知)、干明白(行)、说明白(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