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是多边贸易体制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也是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积极投身多边贸易事务中的一年。在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中央地方各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做到履行义务与享受权利相结合,有力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增强了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zoty中欧体育资源的能力,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认真履行承诺、扩大市场开放的努力得到了众多外国投资者以及广大世贸组织成员的普遍认可和赞赏。
货物贸易开放情况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大幅降低关税,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减让的幅度,为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按照承诺大幅削减关税,并约束了所有税目,关税总水平已由1992年的42.7%降至2004年的10.4%。这一降税幅度大大超过了各国在乌拉圭回合中关税减让的水平。
就工业品而言,根据各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降税模式,中国应将关税从基础税率的42.7%降至2004年的最终约束税率32.4%,平均削减幅度为24.1%。而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承诺在这一基础上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2004年中国工业品关税已降至9.5%。
在一些重要工业品方面,关税削减的幅度也是相当大的。例如,汽车关税在加入前为80%~100%,加入第一年即降至43.8%~50.7%,2003年降至38.2%~43%,2004年34.2%~37.6%;在信息技术产品方面,中国参加了《信息技术协定》,将协定产品的关税在2005年前全部降至零。
就农产品而言,根据各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降税模式,中国应从基础税率54%降至2004年的最终约束税率37.9%。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中国农产品关税做出了进一步减让。2002年,中国的农产品关税降至18.5%,2004年这一水平已降至15.6%,到2008年降幅达67.1%,远远高于其他成员的关税削减的水平。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作为新加入的成员,为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2.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进口大量增加,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通过削减关税和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开放了市场,进口快速增长。2003年进口达4128亿美元,同比增长39.9%。
2003年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91亿美元。其中汽车产品进口144亿美元,同比增长84%;汽车整车进口17万辆,同比增长34.6%。
服务贸易开放情况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开放,为世界各国的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商机。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在银行服务、保险服务、分销服务等部门认真履行了世贸组织承诺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放措施。
1.银行服务:截至2004年2月底,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191家营业性的机构,其中84家已经获准从事人民币业务。批准外资银行在华建立211个代表处,外资银行的贷款余额已经超过200多亿美元。据银监会公布,2003年外资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为3969亿元,比2002年增长21.5%。
从2003年12月11日起,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国将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增加到13个。开始允许符合法定条件的外资银行在上述城市向各类中国企业提供各种人民币服务。
此外,银监会在2003年10月公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银监会已经收到并正式受理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等3家的申请。
2.保险服务:截至2004年1月底,共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外资保险公司,其中寿险公司20家、产险公司14家、再保险公司3家,在华设立了62个保险营业机构;保险业开放城市已经超过10个。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在华设立独资子公司,允许在华外资非寿险公司向国内客户提供除法定业务外的全部非寿险服务,对外开放城市增加到15个。
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保险业市场,这一领域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4.分销服务:截至2003年12月底,已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270家。2003年,外资商业企业在中国的分店数量和市场销售额都进一步增长。对北京而言,2003年是北京历史上外资商业企业开店最多的一年。截至2003年底,已有25家零售商业合资企业获得批准,项目总投资15.4亿美元。全年外资商业实现零售额107.4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市零售额的5.6%;国际著名的零售企业沃尔玛、百安居、欧尚、易初莲花、迪亚等新开设了20家店铺。
6.旅游服务:截至2004年1月底,已批准设立11家中外合资旅行社,批准设立1家外商独资旅行社。
7.教育服务: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至2003年10月底,已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共50个。
2003年,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为中国经贸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2003年中国外贸呈现了大幅增长的态势,全年实现贸易总额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跃居世界第四位。中国利用外资继续保持了较高水平,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35.1亿美元,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达到17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1%。
二是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农业领域,中国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大力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业结构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随着中国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和整体投资环境的改善,新一轮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也大规模向中国转移,全球信息技术100强企业中的90%已在华投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加迅猛。汽车工业在竞争中也加快了战略重组和结构调整,当年汽车产量突破了400万辆大关。另外保险、零售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也很迅速。
三是清理修订法律法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是通过把世贸组织规则转化为中国法律法规来实现的。自1999年底以来,按照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务院近30个部门共清理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修改的法律14件,国务院制定修改行政法规38件、废止12件,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修改及废止部门规章等1000多件;各地方共清理19万多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并根据要求分别进行修改和废止处理。
迄今,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统一透明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体系。这些工作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考虑了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还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始终将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此外,加入世贸组织还促进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四是充分行使世贸组织成员权利,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作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国享有多边、稳定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参与分享多边贸易谈判成果带来的好处。随着美国通过了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议案,欧盟等世贸组织成员也逐步取消了对中国的歧视性贸易限制,中国整体贸易环境明显改善。就纺织品而言,加入以来,美、欧等成员已取消了87个类别的配额限制,涉及金额达40亿美元,这进一步释放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比较优势,对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是行使世贸组织成员的权利,积极参与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直接参与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有利于维护中国正当权益。世界贸易组织多哈第四届部长会议决定发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新一轮谈判讨论的各项主要议题都与中国的实际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中国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的活动,与各成员一道维持一个开放的多边贸易秩序;另一方面,也要致力于推动多边贸易规则的完善,推动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的建立。
加入世贸组织两年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多哈发展议程,组团参加在坎昆召开的世贸组织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与此同时,中国已就有关议题与各部门建立了部际谈判协调机制,形成企业信息反馈机制,设立专家小组,以便对各项谈判议题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统筹规划,适时提出中国的立场,逐步加深参与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程度,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看到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入世贸组织的一些深层次影响也在逐渐显现。有些影响表面上是对市场的冲击,实际上反映的却是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如国有企业效率不高,农业基础比较脆弱,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不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加工生产能力过剩,社会就业压力大等。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做好应对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增强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为应对后过渡期可能出现的冲击,应采取以下相关措施:
重视并做好应对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冲击的协调工作加入世贸组织,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两年后,人们原来预想的冲击尚未出现。在机遇凸显,挑战尚不明显的情况下,人们把两年来的情况,误认为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必然情况,而对过渡期后期可能出现的冲击认识不足,准备不够。对此,应予以充分重视,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工作。在2003年11月,商务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世贸组织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专门将“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市场冲击和企业对策”列为一个主题,邀请了重要行业和部门的政府高层官员、企业代表以及国外学者进行研讨。通过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从更长远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来看待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增强企业应对后过渡期的紧迫感,对今后可能面对的更大的挑战做好思想及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为了做好应对工作,还应加强与研究机构的联系,尽快完成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整体应对思路研究报告的起草工作,为应对提供理论基础。
在对外交往中,还需要重视并妥善解决其他世贸组织成员提出的关注,做到既捍卫国家利益,又维护中国对外形象。对外方的关注,中国各主管部门应及时进行沟通,凡属于中国重大利益的,应坚持立场,在双边、多边,包括在世贸组织各机构对中国年度审议中应向外方进行澄清和说明;凡属于无损中国重大利益的问题,应努力推动早日解决;凡属于由误解而产生的问题,则耐心加以解释,增信释疑。同时应注意多双边工作相结合,以便取得良好沟通效果。
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维护国家利益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中国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一些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花样翻新,愈演愈烈,对中国出口构成严重威胁。两年来,各国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近120起。中国正努力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处理贸易摩擦和纠纷,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利用“特殊保障条款”制约中国产品的出口,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新动向。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印度、土耳其等分别对中国的椅座升降装置、钢丝衣架、刹车盘和刹车鼓、球墨铸铁管件、缝纫机针、玻璃镜片、水龙头、自行车、床用内置弹簧等产品启动了“特殊保障条款”的调查,其他成员也伺机而动。经过中国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多方交涉,上述成员最终没有采取“特殊保障措施”。美国对中国出口的胸衣、晨浴袍和针织布实施临时配额,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秘鲁也对中国的纺织品实施了“特殊保障措施”。应对滥用有关条款的任务十分艰巨。
对来自外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中国也加大了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加入世贸组织两年来,中国共对进口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15起。2002年中国发起了第一起保障措施调查,对5类钢铁产品采取了为期3年的最终保障措施,在有效保护国内产业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初步尝试。
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加强对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新手段的宣传解释,增加社会各界的认识。2003年,商务部先后重点对地方经贸委相关人员进行了宣传和培训,组织了“地方世贸组织机构负责人工作研修班”,重点向地方主管世贸组织和公平贸易工作的厅、处级干部讲解了有关条款的基本内容、性质和具体案例,并且进行了问卷调查,取得很好的普及效果。
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及国务院其他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应对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3年12月听取并审议国务院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有关情况的报告,受国务院委托,商务部于广洲副部长全面汇报和总结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有关情况。为配合审议,商务部在11月为国务院准备相关的报告并于11月下半月参加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赴地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地方情况的调研活动。调研组分赴七省市开展调研,了解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纺织、汽车、外贸、农业等领域的情况。通过调研,对有关行业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参与制定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对思路和政策掌握了第一手的材料。
进一步做好通报、贸易政策咨询工作,提高透明度2003年向世贸组织及其成员公布并通报了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措施共计95份,通报内容涉及世贸组织各协议执行情况,履行了中国在世贸组织的透明度义务,得到成员一致认可。
中国贸易政策咨询点于2002年1月14日成立,面向个人、企业和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从咨询点开始运行以来,共收到来自各国驻华使馆、中外企业和个人的书面咨询700余件,且已对绝大部分的咨询问题做了书面答复。
履行通报义务,提高了中国相关贸易政策在实施与制定过程中的透明度,大大加强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对外公布与草案评论等承诺的落实力度,全面维护了中国在多边的良好国际形象。通过对咨询问题的答复,向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中外企业和个人澄清了中国在有关或影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或外汇管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的信息,进一步提高了中国政府贸易政策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