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编制困扰,解决师资短缺问题,需要直面现实,创新思路。要在教师管理机制上寻求新突破。也就是要进一步探索教师“县管校聘”的新机制,加大县域范围内的统筹力度。
近日,总理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山东在解决教育民生问题上走在了前列,解决教师编制问题是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其实不只是在山东,目前师资短缺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普遍性,其中既有总量短缺,也有结构性短缺,还有一些临时性短缺,而造成短缺的最大困扰是编制。
在编制困扰下存在师资总量短缺。目前很多地方在计算教师编制时,并不是按照学生的实际人数,即使学生数量有了明显增长,教师编制也无法相应增加,从而形成总量缺口。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导致总量短缺,比如按照单一的“生师比”标准配备教师,难以满足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师资需求。
在编制困扰下存在师资结构性短缺。很多地方和学校师资虽然满编甚至超编,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短缺。一是部分学科师资短缺问题突出,如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等学科;二是部分学段师资短缺问题突出,有的学段超编,有的学段严重缺编;三是部分学校师资短缺问题突出,一些学校中老年教师所占比重较大,部分教师因身体等方面原因难以承担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各地除了存在师资总量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目前临时性短缺问题已开始显现,突出表现为学校女教师生育二孩、一线教师外出培训等所造成的临时性短缺,这种短缺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由于集中出现使得一些学校难以招架。
师资的总量短缺、结构性短缺和临时性短缺,都对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产生巨大冲击。按实际需求增加编制固然是一个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但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做到,目前基层编制改革有一个明确边界,就是实施“总量控制”。也正因如此,化解编制困扰,解决师资短缺问题,需要直面现实,创新思路。
在教师编制管理上,在实施“总量控制”的总体要求下,需要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化解大班额背景下的新建、改扩建学校,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实施“选课走班”的普通高中学校,在教师编制上给予一定的特殊支持政策。如: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按照“生师比”标准配备教师的同时,引入“班师比”,这也是创新教师编制管理的应有之义。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编制使用的管理。一些地方虽然已经按照编制标准核定编制,但由于管理上的漏洞造成师资短缺。如:由于地方财力所限,没有真正把编制用足,存在“有编不补”的情况;还有一些地方虽然编制已经用足,但并未真正用在教师身上,编制被挤占或挪用。解决这些教师编制管理中的老问题,也要有一些新的思路和办法。
同时,要在教师管理机制上寻求新突破。也就是要进一步探索教师“县管校聘”的新机制,加大县域范围内的统筹力度。从教师编制看,在县域范围内有的学校超编,有的学校则严重缺编,学科教师的配备需求在不同学校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校管校聘”的管理模式下,不同学校间的教师配备缺乏统筹。实施教师“县管校聘”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拥有了更多教师调配的自主权。可以通过建立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控”机制,实现在县域范围内统筹规划教师配备的目标。从制度创新的要求看,化解编制困扰还需解决好教师的“出口”问题,如果没有一种合理的教师退出机制,教师资源的盘活依然会困难重重。
中欧体育最新地址
在教师补充渠道上,探索建立“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是山东省近年来的一种有益尝试。山东在各市县编制总量内,利用精简压缩和事业单位改革回收的编制,建立了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专门调剂给那些已经满编、超编,但依然需要补充专任教师的区县。还有一些地方通过设立“编外教师资源库”、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化解师资短缺问题,这些改革探索和尝试值得期待。(作者汪明,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了重要经验。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做客人民网,围绕北京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新高考改革等基础教育领域的探索经验,以及如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分享。…
编者按:2021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起正式拉开大幕。今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将实行“3+1+2”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