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应从“电子烟肺炎”患者中开展新冠溯源
栏目:媒体报道 发布时间:2024-05-27
 近期,我国科研单位对60篇研究论文中142位“电子烟肺炎”患者的200多张影像图片进行全面研究后指出,2019年美国报道的“电子烟肺炎”中存在病毒性感染病例,且不排除这些患者中有人患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美国‘电子烟肺炎’患者是不明原因肺炎(在当时的情况下查不到已知病原体)患者,只是在病发前90天内吸食了电子烟而已,部分患者的CT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肺炎患者极其相似。”该论文一名作者在

  近期,我国科研单位对60篇研究论文中142位“电子烟肺炎”患者的200多张影像图片进行全面研究后指出,2019年美国报道的“电子烟肺炎”中存在病毒性感染病例,且不排除这些患者中有人患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美国‘电子烟肺炎’患者是不明原因肺炎(在当时的情况下查不到已知病原体)患者,只是在病发前90天内吸食了电子烟而已,部分患者的CT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肺炎患者极其相似。”该论文一名作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这意味着美国应该从2019年“电子烟肺炎”患者中开展新冠肺炎排查工作。

  “电子烟肺炎”即使用电子烟或电子烟产品造成的相关肺损伤,最初的名称是电子烟相关肺部疾病。2019年7月,美国威斯康星州、弗吉尼亚州等多地暴发神秘肺炎。其中,还包括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即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系美国生物化学武器基地)附近的两个养老社区。随后,这种疾病席卷该国多州,并造成一些患者死亡。

  2019年8月,美国疾控中心开始使用标准化病例报告表从各州收集有关“电子烟肺炎”病例的数据。截至2020年2月,美国有2807名患者报告“电子烟肺炎”,68人死亡。

  新冠疫情发生后,科学界对美国“电子烟肺炎”和新冠肺炎的关系一直存有质疑。其原因是,这种不明原因肺炎的病症与新冠肺炎症状极为相似。

  《中国科学报》记者检索美国国内相关科学研究和新闻报道发现,“电子烟肺炎”患者也表现出呼吸困难、咳嗽、胸膜痛等呼吸系统症状,一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插管治疗,还有呕吐、恶心、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发热、寒战、体重减轻等体质症状,且大多数病例有类似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肺部磨玻璃影。

  2019年7月,与“不明肺炎”发生几乎同一时间,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被突然关停。对此,美国疾控中心给出的理由是“没有足够的系统来净化废水”,但拒绝公布更多信息;3天后更是正式暂停了该实验室参与“联邦选择制剂和毒素”的许可。在“许可证”列出的67种“选择制剂和毒素”中,冠状病毒赫然在列。

  值得注意的还有,2020年1月,在中国不明原因肺炎被确定为新冠肺炎后,美国疾控中心收集电子烟肺炎数据的行为也在当年2月“戛然而止”。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美多地暴发的同时,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全面恢复运行。

  美国“电子烟肺炎”与新冠肺炎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在最近的研究中,中国科学家认为不排除两者之间存在关联的可能性。

  这个包含多位放射科权威专家在内的研究团队,从60篇研究论文中筛选出142名“电子烟肺炎”患者的250张影像图片,对全部影像图片、相关病人临床信息以及文献原文进行了仔细全面的研究与审查,发现文献中16名“电子烟肺炎”患者被判定为“病毒性感染”,有可能是新冠肺炎的“疑诊患者”。

  作者指出,这16名患者均来自美国,其中4名患者的患病时间不详,其余12名的发病时间均在2020年zoty中欧体育以前。16名患者中,有5位临床症状和治疗情况相对完整的患者被判定为“中度可疑”。为此,他们认为,在2019年美国报道的“电子烟肺炎”中存在病毒性感染的病例,不排除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他们依据病毒性肺炎,尤其是新冠肺炎CT影像特征,结合文献报道的“电子烟肺炎”患者临床检测结果以及病程变化特征,判断患者是否为病毒性感染。结果发现,其中5名患者具备新冠CT影像的特征,同时病程转归和临床特征与新冠肺炎相似。

  “专家在研判的时候,不是通过一张图,而是通过6天的图片进行判断,有病程上的一个考虑,这个病程的进展跟新冠肺炎也特别像,另外图片里所显示的特征也非常像。”该论文一位作者表示。

  据此,研究团队认为,美国应该从2019年“电子烟肺炎”患者中开展新冠肺炎排查工作。

  实际上,就在2019年7月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停摆前后,美国陆军中就出现了“电子烟肺炎”相关病例。

  在今年2月发表于《军事医学》期刊的一项研究中,佐治亚州奥古斯塔大学急诊医学系的Michael T. Colesar和J. McCollum描述了一名患有“电子烟肺炎”的18岁现役美国陆军士兵的案例,并表示这名士兵在首次发现新冠病毒病例几个月前就出现症状了。

  在相关描述中可见这种疾病与新冠肺炎的相似性,如“咳嗽、呼吸困难、胸闷”“胸片影像学解释为‘不能排除感染过程’”“两天后CT胸片显示磨玻璃样混浊和少量胸腔积液”“病人随后管转诊,其间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美国陆军和空军现役军人中,13%至15%报告使用电子烟,‘电子烟肺炎’是军队中疾病和非战斗伤害的一个潜在来源。”两位作者还表示。

  美国的“电子烟肺炎”与新冠肺炎究竟有何关联?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与最初出现的新冠病毒到底有什么关系?这成为全世界新冠病毒溯源中的一个最大的疑点。

  “如果美国需要开发一种生物武器,它肯定会在德特里克堡制造。这是唯一可以制造它的地方。所有科学家都在那里;所有毒素都在那里。”布朗大学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金泽7月30日在美媒撰文指出。

  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储存着埃博拉、炭疽、天花、鼠疫以及毒蓖麻等多种致命病毒和毒素,历史上也曾发生过病毒泄漏事故。据美媒报道,1989年,该生物实验室曾险些发生埃博拉病毒泄漏事故。20世纪90年代初,它曾发生炭疽等致命菌株、毒株丢失事件。

  7月中旬以来,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二阶段新冠病毒溯源计划受到全球关注,越来越多科学家呼吁对美国“电子烟肺炎”进行彻查。面对国际社会的质疑,美国始终讳莫如深。

  “有些国家需要在这方面(新冠溯源)进一步研究的话,我们建议到还没有开展过像武汉这样的实验室考察的国家去做。”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世卫组织—中国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说。

  7月底,一封呼吁WHO调查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公开信,已获得超过2500万中国网民签名,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研人员对浙江上山文化区水稻起源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连续演化史,这一过程跨越了十万年。

  从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神农架新发现一个报春花科新种,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钥匙》上。

  十几年来,我一直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喷注燃烧系统相关产品高精密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前辈们总是说,咱航天人如果没有一股子肯钻研的“倔”劲儿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怎么攀登技术高峰?可见,我们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因为产品的精度直接影响着火箭发动机及飞行器的精准入轨,丝毫差池都会导致火箭发射延误甚至失败。

  月球背面整体上相对月球正面更为古老,且存在月球三大地体之一的艾特肯盆地,具有重要科研价值。我们团队在赵淳生院士带领下研制的超声电机已应用在嫦娥六号探测器上,用于光谱仪驱动与控制。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九天揽月的中国高度——走近那些工作在中国航天一线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这一刻,在距飞控大厅不远的遥操作大厅,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深空测控站,在准备下一次发射任务的卫星发射场,在与嫦娥六号任务相关的岗位上,处处可见中国航天人忙碌的身影。是他们,不断创造着一项又一项震惊世界的中国高度。

  本届峰会共对接签约数字经济项目421个、总投资2030亿元,涵盖数字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等领域,将有助于打造高水平数字经济产业链,为做大做强做优福建数字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施工现场,推土机正在推沙平整场地。”

  发现细胞受伤而产生的再生因子REF1,是引发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的原初受伤信号分子,在植物再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是世界首个以国家名义为科学家群体建立,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精神殿堂的国家级博物馆。

  借助该显微镜,团队现已解决凝聚态物理和物理化学领域系列基础科学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自然》杂志。

  目前,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已组织模拟5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的山洪、泥石流大规模实验四次,堰塞坝溃决灾害链实验一次。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随着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湿地修复等工作不断推进,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44.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9.8%;已发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12种,其中鸟类达519种。

  在实空间中对体相冰表面和预融化过程进行原子级分辨成像,是理解预融化层的关键。 为进一步探究冰表面预融化过程,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变温生长实验,发现冰表面在零下153℃时就开始融化。

  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大力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的陆域国土面积。

  国家能源集团加快建设智能矿山,突破掌握井工矿8.8米大采高、智能采煤、智能掘进、卡车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近3年煤矿用工减少超5000人。

  随着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安全、高效地运行需要规范化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基因组重组等技术,王薇廷终于选育出具有抗逆特性的运动发酵单胞菌菌株ZM532,大幅提升了其生物转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