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李开南)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省会城市教育吸附力的不断增强,教师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兰州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教师编制有限和教师资源紧缺的矛盾,兰州市教育局打破教师招聘“有编才进人”的固定模式,把聘用制教师作为补充教师队伍力量、破解师资紧缺现状的有生力量,积极推进师资改革,“同工同酬”破解师资紧缺难题。
近年来,兰州市主城区接受优质教育的学生每年以7%的速度增加,截止目前共有15.3万名外来人口子女在兰州市上学,其中绝大部分在城市四区就读。由此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的难题非常突出,“择校热”“大班额”等现象随之出现。为了解决“上学难”问题,兰州市实施了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配建学校移交、“腾笼换鸟”原址举办基础教育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扩大教育资源总量,2018年、2019年仅职业学校”出城入园”原址新增28所中小学、幼儿园举办教学,增加学位3万个,新建学校急需相应的配套师资力量。
同时,随着新课改后课程种类增多、精准扶贫教师支教数量增加、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引起休产假教师增多等因素的出现,使得大部分学校教师超负荷工作已成为普遍现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捉襟见肘。全市教师编制刚性需求缺口在1.1万名左右,教师紧缺已成为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据介绍,仅去年兰州市教育部门引进免费师范生、硕士研究生、“985”“211”院校获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共199人,实行“凡进必考”,通过事业单位公开考试考入97人,并积极从全省范围内选调优秀教师,补充新鲜血液,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同时,积极争取为榆中、永登、皋兰选拔招考了280名特岗教师,补齐乡村教师短板。
中欧体育最新地址
与此同时,兰州市教育局针对教师编制有限和教师资源紧缺的矛盾,打破教师招聘“有编才进人”的固定模式,把聘用制教师作为补充教师队伍力量、破解师资紧缺现状的有生力量,出台了《兰州市中小学校聘用制教师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全市中小学非在编聘用制教师聘用、工资福利保障、管理考核及解聘等相关规定,实行按需设岗、统一招聘、分级管理、同工同酬。兰州市教育局长南战军表示,这一创新举措启动以来,在编制、人社、财政和相关县区的支持配合下,经过报名、笔试、资格审查、面试、体检、考察、公示等环节,实际招聘聘用制教师1149人。
据介绍,兰州市教育局提高聘用教师待遇,实行同工同酬制度,建立职称正常晋升机制,为聘用教师吃下了“定心丸”,保障了队伍稳定性。聘用制教师工资福利由同级财政列支,与在编在岗教师同工同酬,执行绩效工资制度,工资结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构成。聘用制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等方面均参照现行在编在岗教师相关规定和资格条件执行,建立正常晋升机制,有效畅通了发展空间。此外,聘用制教师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待遇及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双方承担比例参照城镇企业职工缴费比例执行。聘期内享受法定的节假日和寒暑假,并与在编在岗教师同等享受假期工资。参照在编在岗教师享受各种奖励性补助。
安宁区教育局局长贠国强表示,为了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他们主动与西北师范大学、城市学院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免费师范生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情况下,本土高校培养的师资为他们解决了大问题。他们探索要教师不要编制的办法,充分调动体制内外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城关区教育局推进人事制度管理与改革,在全区学科动态平衡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城关区教师交流支教方案》,建立完善教师交流与职称晋升、评先选优相挂钩机制,对边远学校、薄弱学校给予政策倾斜,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南战军表示,聘用制教师招聘时,严格准入条件,提高入职标准,统一招聘入口,确保公开公正、优中选优。在入职条件、聘用程序、管理模式上与在岗在编教师一致。完善聘用制教师管理机制,搭建“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金城名师与名校长-特级教师-金城教育家”梯度攀升的教师成长平台,对所有新聘用的教师全部实施“青蓝工程”,一对一结对子,并通过听课学、上课练、评课点等环节,使新教师人人有目标、处处有榜样,不断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切实提升教学积极性,激发整体活力。